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是中国自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改革进程,使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八亿多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5%提高到今天的15%,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00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7300美元,增长了25倍,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发展奇迹”。
到底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中国奇迹”?作为在国际发展机构的中国职员,十多年前我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国家在近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中国政府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是否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复制?经过梳理,笔者发现伴随改革而生的从深圳特区开始的诸多经济特区(含开发区及各类园区)和产业集群是推动中国迅速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在这“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大引擎的双重推动下,中国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这正是所谓“中国奇迹”或“中国方案”的核心所在。最值得一提的是,经济特区(特别是最早的一批)做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对市场经济和新型经济体制进行了成功尝试,从而为中国其它地区的发展创立了样版。这些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一同对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出口、以及吸引外资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笔者几年前的估算,中国所有国家级的经济特区和各类园区总共贡献了约22%的国内生产总值、46%的外商直接投资和60%的出口,并创造了3千万以上高质量的工作。它们的成功离不开各项市场化的改革(如土地市场、税收和投资政策、劳动力市场、企业机制等)、循序渐进式的试验、政府坚定的承诺以及积极而务实的推进等。
 
出于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经验”的初衷,笔者于2010年出版了《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此书算是最早在国际舞台上系统介绍“中国经验”或“中国方案”。此书得到了时任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的高度肯定,他亲自作序并主持了在世行的发布会。此书一出,便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热烈响应。它们开始纷纷效法中国的特区(园区)模式,并要求国际机构也在这方面提供帮助。到目前为止,各种经济特区(园区)在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包括世行在内的国家发展机构也有不少的特区或园区项目。很多主流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并研究园区经济。甚至保罗·罗默(2018年诺奖获得者)也于2014年邀请笔者去纽约大学做中国特区的报告。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深圳,今天跟许多其他特区(园区)一道,已经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近40年来,深圳从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一条小街的边陲小镇,迅速成长为一座2000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均GDP从1978年的89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7,000美元左右,而且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2018年深圳在全球城市排名中,经济竞争力排名第5,科技创新排名第6。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的挑战,相信这些曾经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特区,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不负使命,再创辉煌。
话题:



0

推荐

曾智华

曾智华

1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项目创始人之一,是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开发区、产业集群/价值链)、创新、竞争力及知识经济方面的知名国际专家。1998年加盟世行,有近20年的全球工作经验, 并长期致力于中国及世界经济的研究。在加入世行之前,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和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近来专著和文章包括:《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和挑战》《中国: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新与发展及政府的作用》《知识,技术和非洲产业集群的发展》《终身学习与中国竞争力》及《中国与知识经济:机遇和挑战》等。他的邮箱是:dougzeng@gmail.com

文章